作為《阜新高?!纷畛醯牟輨?chuàng)團隊成員之一,作為曾經的《阜新高?!纷钋趹┑木幉勺迦藛T之一,作為現在的《阜新高?!窡o數最忠實的讀者之一,在《阜新高?!纷叩桨倨诘臅r候,可謂思緒萬千,感慨無限!
不是我井底之蛙,沒見過更好的媒體,也不是我多愁善感,小題大做,實在是對這份報紙情有獨鐘,感念甚深。因為,她是我們阜新高專人自己的!因為,八年來,無論是作為作者,還是讀者,她都使我受益頗深!
最難忘的是,報紙初創(chuàng)時期,我臨時受命,采寫我校優(yōu)秀畢業(yè)生的報道。當時我任文法系(現在的人文系)副主任,每天繁忙的教務、授課之余,見縫插針地擬定采訪大綱,約見采訪對象,撰寫采訪稿件。副市長王廣利、開發(fā)區(qū)工委書記、管委會主任劉寶興(現任市政法委書記)、遼工大校長石金峰、阜新市中級法院院長宋景春(現任遼陽市中級法院院長)、散文作家、清河門區(qū)委組織部長王聰穎……,一個又一個阜新市各行各業(yè)的領路人,作為阜新高專優(yōu)秀畢業(yè)生的代表,躍然《阜新高?!返娜宋飳0妗1M管對他們的事跡忍痛割愛,努力壓縮,但每個人的報道,還是占滿整個版面。而讀者反饋的信息,也從未覺得這些報道太長。通過我的筆和《阜新高?!罚@些阜新高專培養(yǎng)的杰出人士的奮進足跡,激勵了當時校園里多少堅定或彷徨的學子,我無法確知,但我確切地知道,我本人在一次又一次完成采寫任務的過程中,走近了一個又一個杰出者的精神世界,并深深地受到吸引和激勵,對人生和世界的態(tài)度變得越來越積極、樂觀和堅定。同時,從他們身上我還領略到,一個人應該勇于承擔社會責任,努力用自己所長,為社會多做貢獻,用自己的能力,促進社會進步和各項事業(yè)的發(fā)展。
所以,那一段夜以繼日、奮筆疾書的勞累而充實的日子,是我人生中不可復制、不會再有,給了我無限向上的人生動力的難忘經歷。
作為讀者,《阜新高?!纺切┏錆M智慧和赤子之心的美文也給了我無數難忘的記憶、深深的感動,與美麗邂逅、被智慧浸潤的快樂!這些美文的作者,無論是文名滿校園的王占清、李紅俠、王新等老師,還是那一個個早已離開校園的“老師們都已想不起”的“猜不出問題的你”,都給了我這個讀者智慧的啟迪,心靈的小憩,情趣的滋養(yǎng)。這些美文,使我們穿越同事、師生等等的藩籬,直抵一個個美好心靈!
多年前有一篇學生的短文《停不了的愛》登在《阜新高?!返乃陌?,其中寫到:“武老師會仔細地批改每一個同學的作業(yè),然后認真地寫上批語??吹剿秊槲覍懙脑u語,忽然在心底有一種想哭的沖動,同時也想起了一首歌YESTERDAY ONCE MORE,想起了以前對我好的小學語文老師、中學語文老師……同樣的感動,同樣的感激,真希望這種感覺能夠蔓延到永遠?!?/SPAN>